第两千零八十一章 那一笔钱的用处(四更)-《大明:寒门辅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洪武十四年时,镇国公曾到过山东,将白莲教佛母等连根拔起,这事虽然在民间影响不大,甚至不少人不清楚内情,可官场上的人都知道,尤其是青州官员。

    毕竟佛母之事就发生在青州府乐安县,寿光、青州城都有白莲教的教徒。

    整个青州府,邪教徒不少,而这些白莲教人蛊惑人心的那一套,最核心的一点就是:生活在不公平、黑暗的世界里,要齐心协力反抗,用鲜血来引弥勒降世,然后去美妙佛国……

    不公平的怨气,是邪教滋生的土壤。

    虽说这些年山东对白莲教打击很严厉,尤其是镇国公那一次出手,让白莲教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白莲教深藏民间,并没有灭绝。

    一旦死灰复燃——

    知县王云洲没想到,对移民百姓好一点,反而还好出问题来了,于是问道:“依你们看,此事如何办妥当?”

    赵泽思忖,不急不缓地说:“县尊,百姓觉得不公,有怨气,其实要纾解并不难,只需要给他们些许好处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让本官动县衙的银钱发给百姓?”

    王云洲皱眉。

    县衙的钱是朝廷的钱,谁敢擅用。

    赵泽轻声道:“县尊,不是还有一笔钱没有记在县衙的账上。”

    王云洲脸色一变。

    典史姜辉也皱了眉头,看向赵泽:“那一笔钱,可是咱们县衙上下所有人的钱。”

    赵泽不苟言笑:“给百姓,比给我们更好,我的那一份愿意拿出来。”

    王云洲嘴角动了动,多少有些不甘心。

    赵泽说的那一笔钱便是安置百姓的费用剩余,布政使司按一套房子五两银拨下来的,整个寿光接纳移民九百户,拿到了四千五百两,里里外外,建筑与各类花销,其实只花去了两千九百余两,抛开其他花销,县衙剩下一千三百两。
    第(2/3)页